科研与教研的异同
科研与教研有何区别与联系?
科研与教研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二者既有共同的内涵即“研究”,同时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研究活动。在中小学,科研和教研都是教育教学改革及教育质量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们要把科研与教研明确区别开来,让这两种研究活动能够在各自合适的领域里充分发挥作用,推动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充分认识到科研与教研的共同之处和紧密联系之处,让这两种研究活动能够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共同推动教育实践创新与教育质量提高。
一、科研与教研的区别
科研与教研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活动,二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研究范畴不同
科研是以教育理论为武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并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取新的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其关注的是普遍的不受特定背景限制的理论概括,主要任务是探索和揭示教育规律,属于理论范畴。教研则一般是将已有的先进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规律应用到教研实践中,更多的是行动研究。教研的实质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属于实践范畴。
(二)研究内容不同
科研研究的内容涵盖了与教育有关的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及与教育相关的自然现象,既有微观,又有宏观;既有具体实践研究,又有抽象理论研究:既有教育内部问题研究,又有与教育相关的外部问题研究;既有教育现状研究,又有教育历史与未来发展研究。科研研究内容比教研要广泛得多,更加强调创造性,即不能重复研究别人已经研究过的东西,走别人走过的老路。教研研究的内容则直接来自教师教学实践本身,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具体的、真实的、细节性问题.包括教学的各个环节与要素。其研究的内容只是教育科研的一个微观方面。
(三)研究目的不同
科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的、重大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研究需要取得理论上的新突破,实践上的新成果,进而推动教育理论与教有实践的不断发展。教研的目的则是直接为日常教学服务,为了尽快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质量,教研通常是针对教学中某一个学科某一个具体问题开展研究,从而解决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的问题。
(四) 研究方法不同
科研要求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肃的科学精神,运用严格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准确把握教育现象内在的联系,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探索教育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可靠性。其对研究方法的要求相对较高。教研则一般以个人的、局部的经验为基础、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并在研究中经常融人一定的个人主观色彩,具体形式包括听评课、说课、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教材培训、优质课评比等各种教研活动。所以,其对研究方法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
(五)研究过程不同
科研的过程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连续性的、系统性的研究活动,其基本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确定选题、查阅文献、制定方案、申报课题、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等,整个研究过程是以课题组为基本的组织单位,是一个完整连续的探索过程;其周期一般在1~3年甚至更长时间。教研的过程则具有较强的即时性和变化性、一般是根据上级教研主管部门或学校教研组的通知和要求,以课程标准、教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先进经验等为依据,以学科为基本组成单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来进行,其过程一般较短,大量校本教研和小范围的教研都是根据具体教育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六)研究成果不同
科研的成果强调对教育经验的提炼与升华,教育规律的探索与发现、教育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其表述形式一般为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改革方案等,一般具有普遍的推广应用价值。教研是对教学过程的某一个因素,某一个环节的微观研究,其研究成果一一般表现为优秀课例、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反思、成功教学经验总结、教学规范管理等直接可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成果,其应用范围也仅限于一所学校、一个学科、一个区域。
(七)研究组织不同
在研究的组织上,科研是以课题组为主要组织形式,课题组成员往往由具有相应学术背景、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的人员自发组成;课题主持人是主要负责人,虽然有时候学校的科研工作也会受到行政的干预,但从组织上而言更具有学术自由的意味。而教研一般是以各级教研机构为主,以学科为单位,通过正式文件,上级通知的形式进行组织,各级学科教研员、学科教研组长是主要负责人,在组织上更具有行政强制的意味。
二、科研与教研的联系
科研与教研虽有众多区别,但它们之间又是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的。
(一)教研是科研的基础
教研侧重于对已有教育教学规律的运用,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又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出现许多新的情况,这些新问题、新情况就是教育科研选题的重要来源。因此,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教研是科研的源头活水与灵感来源。同时,在科研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教研来收集大量研究素材,获取大量一手研究资料,很多科研工作都需要通过教研活动的途径来具体实施和开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不是以概括事实和经验为基础,那么教育理论就是空谈。”许多有影响的,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都是从大量的教研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可以说,没有教研作为基础,教育科研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 科研是教研的提升
教研在研究内容上,是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共同之处,但教研成果往往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通过科研来对教研成果加以系统的、科学的提炼总结,进行思维加工和理论提升,使之成为具有善遍意义的教育规律,这无疑是教师提升教研成果的重要途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李吉林老师就是通过科研将自己的教研成果不断地进行总结,提炼和理论提升,进而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
(三)科研与教研应辩证统一
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教研与科研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一个中小学教师如果只重视教研而不做科研,他最多是一个经验型教师,而要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就必须以教研为基础,开展教育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成果。从根本上来说,教研和科研都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出发点,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